看完這部在PTT爬了很多文,有些給負評的是因為抱著去看恐怖片的心情去看的。我覺得這部其實也不能單單歸類在恐怖片。(我怎麼好像特愛這種片啊)

我沒有看過原作,也沒有看過舊版,在爬文章的時候才知道原本的結局很崩壞也很限制級,新版的結局我超級能接受的。

 

小丑其實原形並不是小丑,而是某種未知的生物,關於牠的起源可以去看史蒂芬金的《黑塔》或原作會有更詳細的解說,遠在人類還沒出現的時候牠就已跟著隕石來到地球。人類出現以後,牠愛上了「恐懼」這個一級毒品,所以史前人類就已經開始被他荼毒了。一直到19世紀牠才化為小丑——潘尼懷斯,可能是愛上了這個Skin吧?牠就以小丑的模樣繼續殘害人類了。 牠對「恐懼」非常熱愛,不是指感受到恐懼,而是以製造恐懼為樂,緊緊咬住對方的創傷不放,要讓對方產生恐懼,因為「恐懼」很美味。能透過心電感應得知對方的創傷,然後製造幻覺讓對方害怕,像吸毒品一樣瘋狂的沉浸在源源不絕的恐懼,這樣的牠很強大,同時也很脆弱。

看完這部我唯一的成長就是看恐怖片時覺得有某種可怕的東西要出現的時候,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別開眼,某種意義上的面對。 看完這部片,我一直不斷的思考,「我真正害怕的是什麼?」「我有心魔嗎?」「會不會其實我也一直被我的恐懼囚禁?」「會不會其實我也是小丑?緊緊抓著別人的傷痛不放?」在思考的過程我同時擁有害怕和不害怕的情緒,因為我知道我擁有著恐懼的同時也擁有著勇氣。

還是要不免俗的說一下,家庭真的影響孩子很深,創傷是一輩子的!希望遭受創傷的那群孩子,能安穩的度過一生。錯誤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更加恐懼,你以為是亡羊捕牢,但其實是於事無補,甚至讓恐懼越來越放肆。或者,只是為了避免讓自己恐懼,而不斷的給予孩子壓力。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能夠成為比爾,不想在遇到事情時袖手旁觀、置身事外,即使我已經這樣做過好幾遍了。但我還是想要試著不一樣的作法!

底下有關於我對「You'll float too!」背後隱喻的理解

 

 

 

 

 

 

 

 

 

 

「You'll float too!」你也能漂浮! 這段是預告裡一直不斷重複的一句話,背後的隱喻我覺得是被牠攻擊的人,並沒有真正的死亡,他們的意識一直卡在心魔裡,靈魂也在不上不下的地方,沒辦法去任何地方,只能待在小丑的巢穴永遠的漂浮著,被恐懼囚禁。

 

 

 

 

 

 

 

 

 

 

______________以上有雷,這裡防雷線_____________

我個人還滿喜歡這部片的,順帶一提導演有意要拍續集,預計在2019年上映,是主角一行人成人以後發生的事,電影的時間軸往後了二十七年(171129更改),原本在小說裡,1988年的時候,主角一行人早就成年了,而電影會往後拉三十年,我想是因為當主角成年時,事件的發生會剛好是現在。

以咬住別人創傷為樂的牠,還是消失吧!!

 

我們2019年,牠 續集再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IT 恐怖片 小丑
    全站熱搜

    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